造紙劄記─如意雲粉箋及金石印賞箋
終於輪到要製作許多人想望的如意雲粉箋及金石印賞箋了,心裡的感受格外複雜,前一陣子才被磁青極品龍藏,搞得七葷八素的,驚魂未定,又要再攀二座高峰,期待中夾雜著些許忐忑。好在王國財老師長期的帶領教導,許多困難總能迎刃而解。王老師說若只是依他過去的標準,倒是簡單,但他要求我們的不止於此,每項小細節不免都是磨難與挑戰,堅持原則真的是要付出代價的,但那也是我們的初心,沒得說。
如意雲粉箋及金石印賞箋都是粉箋,說到粉箋倒是想把幾個名稱界定一下,免得諸位混淆。常見朋友將印有圖紋的染色紙稱為粉箋、蠟箋或粉蠟箋,實在是不妥。一般染色紙通常是先將纖維用色料染色,再抄製成紙,所用的色料通常是易於褪色的〝染料〞,與粉箋所用的〝顏料〞相去甚遠,不可同日而語,再者它們的製造工序有很大的區別。
粉箋及粉蠟箋可以說是手工紙中最高層次的加工紙,過去通常是宮廷裡的產物,常人難以得見,時至今日,更是手工紙中的珍稀品項,通常見於拍賣場及私人收藏。粉箋及粉蠟箋都屬於塗佈紙,粉箋係在原紙表面塗佈一層粉,也就是顏料,可以是白色的,也可以是彩色的顏料,或兩者的混合體,粉箋的表面通常是不加打磨,是霧面沒有光澤的。而粉蠟箋表面是經過打磨有光澤的,當然二者塗料的配方一定是不同的,粉蠟箋通常在配方中含粉、蠟,再透過打磨以增加表面光澤,當然加蠟不是唯一選項,但光澤卻是粉蠟箋必要的外觀特徵。有時,也會將粉蠟箋簡稱為蠟箋,本無不可,但如果說的精準一點的話,像唐朝塗蠟的硬黃紙、我們仿製的硬黃紙黃庭,才是名實相符的蠟箋,只有蠟沒有粉,如此一來,將粉蠟箋稱作蠟箋就簡略得易讓人產生誤解。
這次研製的如意雲粉箋,是仿製元朝明仁殿如意雲紋紙的式樣;金石印賞箋則是王國財老師過去的創作。兩者都有蒼青地〈藍灰〉、緋紅地、明黃地、雪青地〈紫灰〉及嫩綠地五種,紙性各不相同,諸君可細細體會。每種只限量生產二百張,每張左下角蓋有〝澄心堂紙〞印記,如意雲粉箋及金石印賞箋印記有所不同,在印記的背面有六碼序號,前三碼200表示生產的總量為二百張,後三碼則為生產序碼,但序碼中依俗去除含4號碼,故第二百張編至200252號。為了增加收藏價值,除了原紙特有原料配比外,塗料中含有特殊功能性成分,當有仿冒爭議時,都可作為防偽辨識的依據。
金石印賞箋的二百多方印章,品評欣賞之餘,特將全部印文刊出,得暇一覽,不難體會王老師當初發想創制金石印賞箋的心路歷程,在此特別謝謝他,不保留的將他的原創分享給大家,並向箋上過往的金石家及當代活躍藝壇的小魚〈陳正隆〉、侯吉諒、李宗焜及李清源老師致敬。
終於輪到要製作許多人想望的如意雲粉箋及金石印賞箋了,心裡的感受格外複雜,前一陣子才被磁青極品龍藏,搞得七葷八素的,驚魂未定,又要再攀二座高峰,期待中夾雜著些許忐忑。好在王國財老師長期的帶領教導,許多困難總能迎刃而解。王老師說若只是依他過去的標準,倒是簡單,但他要求我們的不止於此,每項小細節不免都是磨難與挑戰,堅持原則真的是要付出代價的,但那也是我們的初心,沒得說。
如意雲粉箋及金石印賞箋都是粉箋,說到粉箋倒是想把幾個名稱界定一下,免得諸位混淆。常見朋友將印有圖紋的染色紙稱為粉箋、蠟箋或粉蠟箋,實在是不妥。一般染色紙通常是先將纖維用色料染色,再抄製成紙,所用的色料通常是易於褪色的〝染料〞,與粉箋所用的〝顏料〞相去甚遠,不可同日而語,再者它們的製造工序有很大的區別。
粉箋及粉蠟箋可以說是手工紙中最高層次的加工紙,過去通常是宮廷裡的產物,常人難以得見,時至今日,更是手工紙中的珍稀品項,通常見於拍賣場及私人收藏。粉箋及粉蠟箋都屬於塗佈紙,粉箋係在原紙表面塗佈一層粉,也就是顏料,可以是白色的,也可以是彩色的顏料,或兩者的混合體,粉箋的表面通常是不加打磨,是霧面沒有光澤的。而粉蠟箋表面是經過打磨有光澤的,當然二者塗料的配方一定是不同的,粉蠟箋通常在配方中含粉、蠟,再透過打磨以增加表面光澤,當然加蠟不是唯一選項,但光澤卻是粉蠟箋必要的外觀特徵。有時,也會將粉蠟箋簡稱為蠟箋,本無不可,但如果說的精準一點的話,像唐朝塗蠟的硬黃紙、我們仿製的硬黃紙黃庭,才是名實相符的蠟箋,只有蠟沒有粉,如此一來,將粉蠟箋稱作蠟箋就簡略得易讓人產生誤解。
這次研製的如意雲粉箋,是仿製元朝明仁殿如意雲紋紙的式樣;金石印賞箋則是王國財老師過去的創作。兩者都有蒼青地〈藍灰〉、緋紅地、明黃地、雪青地〈紫灰〉及嫩綠地五種,紙性各不相同,諸君可細細體會。每種只限量生產二百張,每張左下角蓋有〝澄心堂紙〞印記,如意雲粉箋及金石印賞箋印記有所不同,在印記的背面有六碼序號,前三碼200表示生產的總量為二百張,後三碼則為生產序碼,但序碼中依俗去除含4號碼,故第二百張編至200252號。為了增加收藏價值,除了原紙特有原料配比外,塗料中含有特殊功能性成分,當有仿冒爭議時,都可作為防偽辨識的依據。
金石印賞箋的二百多方印章,品評欣賞之餘,特將全部印文刊出,得暇一覽,不難體會王老師當初發想創制金石印賞箋的心路歷程,在此特別謝謝他,不保留的將他的原創分享給大家,並向箋上過往的金石家及當代活躍藝壇的小魚〈陳正隆〉、侯吉諒、李宗焜及李清源老師致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