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藻紙 2022.05.26
1998年間王國財老師製作了兩款海藻紙,使用80%根枝藻及20%植物纖維,經過蒸煮的海藻紙顏色較淺,未蒸煮原色者顏色較深,兩款紙都非常柔軟尤以未蒸煮者為然,書寫起來饒富趣味。這海藻紙到底跟歷史上的側理紙、海苔紙有什麼相關呢?
晉人王嘉《拾遺記》中說張華造《博物誌》武帝賜南越所獻,南人以海苔所製紋理縱橫斜側的側理紙萬番。《東坡題跋》裡說昔人以海苔為紙今無復有。再加上乾隆南巡獲獻兩張筒狀無接縫的側理紙,之後又發現內府舊藏五張及後來杭州織造仿製側理紙。這一千多年來側理紙、海苔紙的材料和形制問題好像都沒有得到完滿的答案。
紙歷史學者、文史工作者在這些問題上有許多研究,甚至模擬、推論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尋研究。王老師只能從曾親身製作及使用的立場提供他的看法。
海藻種類繁多,亦有稱海苔、陟釐、側理等。它可以製紙這是毫無疑問的,前述兩款都已經使用到80%的海藻並經過標準的抄製程序,成紙也相當漂亮且至少具備可以用毛筆書寫的功能,符合紙的定義絕對是沒有問題的,王老師的看法是若海藻配比再稍減些也許會更好。但如果將海藻比例降至10-20%,其他為植物纖維,此時海藻只是此植物纖維紙的裝飾纖維,其特性主要由佔比80%的植物纖維所提供,自然更不會有問題了,此時紙的外觀就類似髮箋的效果了。那麼如果用100%海藻呢?製紙困難度較大但也不是不可能,由於海藻細胞組成像纖維的絲狀體間的鍵結力太弱,成紙的強度不足,想要找到這種紙的用途實在不是那麼容易,從實用的觀點來看是沒需要去製造這種紙張。從以上製紙觀點來看,也許更容易判斷晉側理紙、東坡筆下昔人海苔紙、乾隆尋獲及仿製側理紙的相關性了。
1998年間王國財老師製作了兩款海藻紙,使用80%根枝藻及20%植物纖維,經過蒸煮的海藻紙顏色較淺,未蒸煮原色者顏色較深,兩款紙都非常柔軟尤以未蒸煮者為然,書寫起來饒富趣味。這海藻紙到底跟歷史上的側理紙、海苔紙有什麼相關呢?
晉人王嘉《拾遺記》中說張華造《博物誌》武帝賜南越所獻,南人以海苔所製紋理縱橫斜側的側理紙萬番。《東坡題跋》裡說昔人以海苔為紙今無復有。再加上乾隆南巡獲獻兩張筒狀無接縫的側理紙,之後又發現內府舊藏五張及後來杭州織造仿製側理紙。這一千多年來側理紙、海苔紙的材料和形制問題好像都沒有得到完滿的答案。
紙歷史學者、文史工作者在這些問題上有許多研究,甚至模擬、推論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尋研究。王老師只能從曾親身製作及使用的立場提供他的看法。
海藻種類繁多,亦有稱海苔、陟釐、側理等。它可以製紙這是毫無疑問的,前述兩款都已經使用到80%的海藻並經過標準的抄製程序,成紙也相當漂亮且至少具備可以用毛筆書寫的功能,符合紙的定義絕對是沒有問題的,王老師的看法是若海藻配比再稍減些也許會更好。但如果將海藻比例降至10-20%,其他為植物纖維,此時海藻只是此植物纖維紙的裝飾纖維,其特性主要由佔比80%的植物纖維所提供,自然更不會有問題了,此時紙的外觀就類似髮箋的效果了。那麼如果用100%海藻呢?製紙困難度較大但也不是不可能,由於海藻細胞組成像纖維的絲狀體間的鍵結力太弱,成紙的強度不足,想要找到這種紙的用途實在不是那麼容易,從實用的觀點來看是沒需要去製造這種紙張。從以上製紙觀點來看,也許更容易判斷晉側理紙、東坡筆下昔人海苔紙、乾隆尋獲及仿製側理紙的相關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