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著幾天都是製作流沙箋,但顏色不同,紋樣也不一樣,這才發覺要配好顏色不是那麼容易,三、四個顏色在一起,不但要協調,還要與紋樣配合,試了又試才確定下來,並分別命名為洑波、龍騰、衍波及鳳翔,加上第一天的翎翠,一共是五個花樣。
在製作流沙箋的同時,王國財老師不時會告訴我們一些流沙箋的歷史、古代的技法及現今世界各地的發展狀況,我做了些小筆記,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。
流沙箋或稱斑石紋紙,可能是唐代蕭誠所發明,有文獻說他〝善造斑石紋紙,用西川野麻及 州土穀,五色光滑〞,野麻及土穀是製紙材料,穀就是現在我們所稱的楮皮,而唐代的紙大部分是麻紙和皮紙。蕭誠本身也是書法家,米芾對唐代書法家常有批判,譬如說歐陽詢〝如新疫病人,顏色憔悴,舉動辛勤〞,但對蕭誠有所推崇,他說〝御史蕭誠書太原題名,唐人無出其右〞。蕭誠嘗〝偽為古帖示李邕,曰右軍真迹,邕欣然曰是真物,誠以實告,邕復視曰細看亦未能好〞,可惜沒有作品流傳下來。
另外,王老師說,縱觀中外流沙箋技術史,寫的最精簡又縝密的論文,當屬宋蘇易簡文房四譜紙譜中的一段文章,短短一百來字,把流沙箋的製作材料、過程、環境、紙之特性、用途等都涵蓋在內。此外,宋朝文人如梅堯臣等人詠紙的詩,也再好不過,令人嘆為觀止。現今,有些專論流沙箋或造紙的書,動則數百頁,其實精華不出於上述詩文的範疇,他要求我把這些詩文找出來好好閱讀,不懂的再來討論。
王老師說蘇易簡文房四譜紙譜中的文章時,印象特別深刻的是,他說以〝貍鬚拂頭垢〞來引導色料在液面上流動,那不是要很久沒洗頭,才有那樣的效果嗎?說時哈哈大笑。後來看侯吉諒老師的文章,他說王老師最厲害的就是〝解讀古人語文的能力,令人嘆為觀止,他以嚴格的科學訓練,清楚的思路來正確轉換古法及現代技術間的語彙〞,當然,我們知道這得靠長期浸淫在造紙技術的研究,並能研讀消化古人的文章,才能辦得到,二者缺一不可。
王老師之前在試驗所研究流沙箋時,曾向故宮及國家圖書館查詢,有沒有流沙箋的作品或紙張流傳下來,答案是否定的。日本在西元1118年出版的三十六家詩集,已經有這類紙張的作品,他們稱為墨流紙,並有〝神授〞的傳說。很多西方書籍都以日本為流沙箋發明國,王老師寫了一篇關於流沙箋的論文發表後,就有國外相關學會寫信來問流沙箋源流歷史的問題,王老師說唐朝時,日本與中國已有大量的交流,這項技術當然很快被引進到日本。
另外,在波斯及土耳其,15世紀已經有被稱為〝Ebru〞的斑石紋紙,他相信這項技術也是經造紙西傳的路徑,傳至當地後再向西傳至歐洲,最後再傳到美洲大陸。
不過,王老師說,東傳與西傳的技術,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系統,製作的介質分別是水和黏稠的膠液。由於介質不同,及東西方紙質的不同,二套系統發展出不一樣的紋樣特性。東傳日本的墨流紙,以水為介質,流動性大,紋樣呈流動狀,而且色彩較淺。西方採用黏稠膠液的系統,色彩濃厚,而且紋樣可以經由一些輔助工具,產生規律繁複的變化。
我們所生產的流沙箋,為了符合書寫及美感上的要求,基本上採用的方法是介於兩種系統之間,兼具兩種系統的優點,取得一個最佳折衷點。
近代溥心畬先生,曾自製小幅的流沙箋,並將它名為落霞箋,名字挺詩意的,寫在上面的作品,就有加乘的效果,特別好看。王老師說書法用紙在古代是蠻多元的,近代書法展幾乎千篇一律白紙黑字,略顯單調,近年來情況有些改變。雖然,書法展最重要的是字寫得怎樣,但有好紙的襯托,應該有加分效果的。此外,當代畫家前輩劉國松老師,也有一系列作品,利用流沙箋的技法,印染紙張後再行繪畫。甚至改以釉藥做顏料時,這項技法還可以應用在陶瓷上,那就不是我們所要探討的範疇了。
流沙箋
王國財老師抄資治通鑑,用四尺對開流沙箋共2442張每張約一千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