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紙劄記─磁青系列
磁青紙的出現可能與佛教的寫經需求有關,古代寫經紙依書寫顏料之不同,大致可分為二種:其一為以黑墨書寫者,紙張為白色、米黃色或黃色,如敦煌寫經紙、硬黃紙及金粟山藏經紙等,之前我們研製了硬黃紙及藏經紙各三種,有些朋友想已知悉甚或使用過;另一類係以金、銀泥或八寶七彩書寫,紙張為深藍、紫色、紺色或黑色者,如故宮博物院所藏清貝葉式泥金藏文《甘珠爾》、西藏布達拉宮之八寶七彩《丹珠爾》、明宣德貢牋羊腦箋及磁青紙。這一系列正是我們最近要推出的之紙張,不過這系列的紙製作繁複困難,沒準備多做,每種色相大概只限量做一百或二百張,留些心力開發其他紙種,王國財老師也同意我們的做法,他當初做磁青紙,不也是吃足了苦頭,他還開玩笑說,既然這麼少,乾脆都留給他好了。
磁青紙是一種以靛青(Indigo)染成非常深藍色的紙張,這種色彩的紙張常用於書寫內容深奧、哲理性較強之經典,顯得莊嚴肅穆,與其靜謐、深遠的特質相符。說到磁青紙,就不能不說一下〝藍〞,《荀子勸學》所謂“青,取之於藍,而青於藍”的第一個青字係指靛青即藍靛,而藍則為用於製作靛青染料植物的統稱。王老師說,在古代的許多染料植物中,藍不僅應用最早,用量也最多。《詩經》中有“終朝採藍,不盈一襜”的詩句,說明至遲在周代即採集藍,用於染色。《禮記》中“仲夏之日,令民毋艾藍以染”更說明非到採收的季節,不准採刈藍來染色,不僅如此,楚國還設有專職管理靛青生產的職官「藍尹」。
在染織史上的藍,並非單一種植物,而是可以產生藍靛(澱)植物的汎稱,宋應星《天工開物》謂“凡藍五種,皆可為澱”;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云“凡藍五種,各有主治,……而作澱則一。”二人所列舉的五種藍名稱有所出入,植物種類雖然不同,但所生產藍靛染料則是一樣的。王老師說,如果以現代植物學的分類,主要的藍靛植物大致可分為四類:1.蝶形花科馬棘屬(Indigofera)的木藍類,主要包括Indigofera tinctoria (印度藍或馬棘木藍,本省早期稱本菁,古代稱吳藍或槐藍)、Indigofera suffruticosa(南蠻蕃菁、野木藍)等,屬於多年生灌木。2.爵床科之Baphicacanthus cusia (馬藍、大菁)、Strobilanthes flaccidifolius(琉球藍、山藍),過去台灣及目前大陸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與沖繩採用馬藍、山藍製造藍靛。3. 蓼科Ploygonum tinctorium (蓼藍、江南大青、阿波藍),屬於一年生草本植物,自古大陸長江沿岸及今日四國德島是蓼藍產業的重要產地。4. 十字花科的菘藍包括Isatis tinctoria(歐洲大青、歐洲菘藍)及Isatis indigotica(中國大青、草大青、茶藍)。
要記這些名字就一個頭兩個大,還有一堆試驗條件及工序,腦袋瓜快不夠用了。
磁青紙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?王老師給我們定的規格是:其一它的藍色必須足夠深,使用金、銀泥書寫、繪畫時對比鮮明,其明度(Lightness, L*值)必須在25 以下;色相最好是像青花之正藍色,即其色相角(Hue angle, h*值)270度或稍大於270度,紫紙及紺紙在300至330度之間;彩度(Chroma, C*值)不可過低,以免流於晦暗。其二為此藍色必須耐光性良好,市售磁青紙常以一般造紙用的直接藍(Direct blue)染料染色,無法達到這種要求,只要以UV光照射一定時日後,其色力度(Color strength)僅存原來的45%,而我們磁青系列的紙張,至少要留存原先的95%以上,難啦!師命難違,不這樣都不行,做完磁青紙,該練就孫行者七十二變的本事吧!
磁青紙染色試片
藍靛植物-蓼藍及花
藍靛植物-木藍
藍靛植物-山藍
磁青紙的出現可能與佛教的寫經需求有關,古代寫經紙依書寫顏料之不同,大致可分為二種:其一為以黑墨書寫者,紙張為白色、米黃色或黃色,如敦煌寫經紙、硬黃紙及金粟山藏經紙等,之前我們研製了硬黃紙及藏經紙各三種,有些朋友想已知悉甚或使用過;另一類係以金、銀泥或八寶七彩書寫,紙張為深藍、紫色、紺色或黑色者,如故宮博物院所藏清貝葉式泥金藏文《甘珠爾》、西藏布達拉宮之八寶七彩《丹珠爾》、明宣德貢牋羊腦箋及磁青紙。這一系列正是我們最近要推出的之紙張,不過這系列的紙製作繁複困難,沒準備多做,每種色相大概只限量做一百或二百張,留些心力開發其他紙種,王國財老師也同意我們的做法,他當初做磁青紙,不也是吃足了苦頭,他還開玩笑說,既然這麼少,乾脆都留給他好了。
磁青紙是一種以靛青(Indigo)染成非常深藍色的紙張,這種色彩的紙張常用於書寫內容深奧、哲理性較強之經典,顯得莊嚴肅穆,與其靜謐、深遠的特質相符。說到磁青紙,就不能不說一下〝藍〞,《荀子勸學》所謂“青,取之於藍,而青於藍”的第一個青字係指靛青即藍靛,而藍則為用於製作靛青染料植物的統稱。王老師說,在古代的許多染料植物中,藍不僅應用最早,用量也最多。《詩經》中有“終朝採藍,不盈一襜”的詩句,說明至遲在周代即採集藍,用於染色。《禮記》中“仲夏之日,令民毋艾藍以染”更說明非到採收的季節,不准採刈藍來染色,不僅如此,楚國還設有專職管理靛青生產的職官「藍尹」。
在染織史上的藍,並非單一種植物,而是可以產生藍靛(澱)植物的汎稱,宋應星《天工開物》謂“凡藍五種,皆可為澱”;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云“凡藍五種,各有主治,……而作澱則一。”二人所列舉的五種藍名稱有所出入,植物種類雖然不同,但所生產藍靛染料則是一樣的。王老師說,如果以現代植物學的分類,主要的藍靛植物大致可分為四類:1.蝶形花科馬棘屬(Indigofera)的木藍類,主要包括Indigofera tinctoria (印度藍或馬棘木藍,本省早期稱本菁,古代稱吳藍或槐藍)、Indigofera suffruticosa(南蠻蕃菁、野木藍)等,屬於多年生灌木。2.爵床科之Baphicacanthus cusia (馬藍、大菁)、Strobilanthes flaccidifolius(琉球藍、山藍),過去台灣及目前大陸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與沖繩採用馬藍、山藍製造藍靛。3. 蓼科Ploygonum tinctorium (蓼藍、江南大青、阿波藍),屬於一年生草本植物,自古大陸長江沿岸及今日四國德島是蓼藍產業的重要產地。4. 十字花科的菘藍包括Isatis tinctoria(歐洲大青、歐洲菘藍)及Isatis indigotica(中國大青、草大青、茶藍)。
要記這些名字就一個頭兩個大,還有一堆試驗條件及工序,腦袋瓜快不夠用了。
磁青紙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?王老師給我們定的規格是:其一它的藍色必須足夠深,使用金、銀泥書寫、繪畫時對比鮮明,其明度(Lightness, L*值)必須在25 以下;色相最好是像青花之正藍色,即其色相角(Hue angle, h*值)270度或稍大於270度,紫紙及紺紙在300至330度之間;彩度(Chroma, C*值)不可過低,以免流於晦暗。其二為此藍色必須耐光性良好,市售磁青紙常以一般造紙用的直接藍(Direct blue)染料染色,無法達到這種要求,只要以UV光照射一定時日後,其色力度(Color strength)僅存原來的45%,而我們磁青系列的紙張,至少要留存原先的95%以上,難啦!師命難違,不這樣都不行,做完磁青紙,該練就孫行者七十二變的本事吧!
磁青紙染色試片
藍靛植物-蓼藍及花
藍靛植物-木藍
藍靛植物-山藍